印度如何成为以色列的盟友

ISRAEL-VOTE-POLITICS

(SeaPRwire) –   当哈马斯于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时,杀害了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像大多数世界领导人一样,谴责了哈马斯的可怕行为,并在这个困难时期表达了“与以色列的团结”。但莫迪政府在随后的几天和周中采取的态度使它与许多非西方同伴区别开来。值得注意的差异之一包括印度于10月27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支持呼吁“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120个国家投赞成票)。

印度的态度让许多观察人士感到惊讶,原因有几点。首先,印度政府在加沙死亡人数增加时关注巴勒斯坦人的遭遇相对较少,这与其自1948年以来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立场有出入。即使在最近,随着印度和以色列在国防和商业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新德里对以色列的支持也会因其与巴勒斯坦的历史渊源而有所收敛。其次,通过2023年的G20峰会,印度表明其意图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发声,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得到重视。

历史上,印度与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关系很不同。在印度争取从英国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支持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印度曾投票支持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的联邦国家(具有保障犹太少数民族的宪法保障)。原因很复杂,部分源于印度后殖民时期的民族主义精英对在原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建立一个定居者国家的看法感到不安。因此,当联合国大会在1947年通过一项决议建议在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之间划分巴勒斯坦时,新独立的印度是少数几个非阿拉伯国家之一投反对票的国家。

实用考虑形成了印度的立场。印度领导人觉得,他们无法支持一个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国家,尤其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带来的暴力事件结束不久后,这次分治直接导致巴基斯坦的诞生,而他们一直强烈反对这一结果。

印度于1950年正式承认以色列。但由于尼赫鲁总理担心会引起反对,特别是印度穆斯林的反对,印度与以色列之间的联系在那时还很有限。当时,印度也想表现自己作为反殖民主义的旗手,并展示与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这些国家正被巴基斯坦所吸引。1974年,印度成为第一个非阿拉伯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和合法代表”。印度再次成为第一个非阿拉伯国家在巴解组织在1988年承认巴勒斯坦国。

直到1992年,印度才与以色列建交,包括在新德里开设以色列大使馆。随着冷战结束和即将到来的奥斯陆协定(旨在促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解),印度选择结束其对以色列保持计算距离的政策。从那以后,印度-以色列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在国防合作方面。199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争夺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战争时,以色列表明愿意提供武器和弹药,这是一个转折点。近年来,印度每年从以色列购买价值约10亿美元的武器。印度从以色列购买了导弹、无人机、炸弹和边境安全设备,现已成为以色列国防工业最大的外国客户。

2014年莫迪当选后,推动印度-以色列友好合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以往政府保持以色列关系低调不同,莫迪政府公开与以色列进行交流。莫迪于2017年成为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这一访问也于2018年得到以内塔尼亚胡总理的回访。两位右翼领导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契合显然大于与以前政府的关系。莫迪党印度人民党的成员长期视以色列为一个宗教民族主义国家的典范,这与印度作为一个世俗和多宗教国家的创立理念形成对比。

尽管如此,印度在近年来还是重申了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支持。2018年,莫迪成为首位访问西岸地区的印度总理。印度也增加了对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局的捐款。这些各种姿态意在提醒国内外,印度对以巴冲突采取的立场是复杂的。

印度倾向以色列,包括贸易和国防合作不断增长,意识形态和领导人之间的亲和力,以及重视反恐合作。但印度也意识到可能面临的外交成本,莫迪曾与各阿拉伯海湾国家领导人协调立场;早些时候,印度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支持谴责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西岸和戈兰高地的定居点。

印度未来的挑战在于保持与以色列在战略国防和商业上的紧密联系,同时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者角色。这是一条很难走的细线。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领域: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 为全球客户提供多语种新闻稿发布服务(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daoTimes, SingaporeEra,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Newswire; Indonesia: IDNewsZone, LiveBerita; Philippines: PHTune, PHHit, PHBizNews; Malaysia: DataDurian, PressMalaysia;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EAStory, TaiwanPR;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